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爆發式增長,市場的監管呼吁也在得到積極的回應。
昨日,央行副行長劉士余撰文再提示互聯網金融的三大風險:法律定位不明或觸碰法律底線,資金的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存安全隱患,內控制度不健全可能引發經營風險。談及互聯網金融的監管,劉士余還提出建議,嚴守“底線思維”,不搞“一刀切”。
互聯網金融規模興起
“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,是借助于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、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興金融模式?!眲⑹坑嘣谖恼轮嘘U述了互聯網金融的含義,并指出其業態包括互聯網支付、P2P網絡借貸、眾籌融資、金融機構創新型互聯網平臺等。
2013年互聯網金融的爆發讓監管層開始關注行業發展,互聯網金融的規模興起也進入了監管“法眼”。
劉士余提供的數據顯示,至2013年8月,獲得許可的250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中,提供網絡支付服務的有97家。2013年前三季度,支付機構共處理互聯網支付業務122.59億筆,金額總計達到6.55萬億元。
第三方支付機構早在2011年就已納入央行的牌照監管,那些并未納入監管范疇的互聯網金融模式,才是接下來互聯網監管的重頭戲。
被認為是互聯網金融重要模式的P2P是市場爭議較多的行業,過去兩年,P2P呈現出野蠻生長的發展態勢,行業進入門檻低、違規成本低等,暴露出諸多行業問題。
在P2P網絡借貸領域,劉士余提供的數據顯示,截至2013年12月31日,全國范圍內活躍的P2P網絡借貸平臺已超過350家,累計交易額超過600億元。
“這是以活躍度來統計的一個數據,很多P2P平臺是地方性的,交易量并不大,如果算上這些肯定不止1000家,成交量預計也超過1000億元?!币患一ヂ摼W金融企業CEO對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表示。
在非P2P的網絡小貸方面,劉士余列舉了阿里金融旗下的三家小貸公司,截至2013年12月31日,累計發放貸款已達1500億元,累計客戶數超過65萬家,貸款余額超過125億元。此外,目前我國有21家眾籌融資平臺。以“天使匯”為例,自創立以來,融資總額超過2.5億元。
傳統金融布局互聯網的模式,也受到了劉士余的關注,如銀行系電商的發展,以及保險公司“眾安在線”。此外,基于互聯網的基金銷售,如“余額寶”至去年底,認證投資人達840人,融資總額超過2.5億元。
上述互聯網金融企業CEO表示,監管層深入了解互聯網金融業態發展的情況,更利于做出合理的監管。
不搞“一刀切”
互聯網金融規模的興起,必然帶來新的問題,特別是在監管缺失的背景下。
劉士余提示,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,首先是法律地位不明,容易觸碰到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非法集資這兩大“底線”,這也是央行多次提及的風險警示。其次是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,存在安全隱患。一些P2P機構沒有建立資金第三方托管,資金沉淀在平臺賬戶,容易引起資金被挪動和攜款跑路風險。第三是內控制度不健全,可能引發經營風險,這方面過去幾年中因經營不善倒閉的P2P機構比比皆是。
“這些風險實際上都是P2P機構常見的風險。但是例如第三方資金托管的問題,銀行肯定是一個最好的托管方,不過在政策未明的情況下,銀行對P2P平臺的資金托管還是顯得尤為謹慎?!鄙鲜龌ヂ摼W金融企業CEO稱,因此行業急需監管引導。
互聯網金融風險逐步顯現的背景下,監管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正在顯現。然而,對監管既期待又擔憂,成為眾多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對待監管的普遍心理,擔憂之處在于監管過嚴可能會抑制創新。
“要因時制宜,因事制宜,不搞‘一刀切’。”劉士余在對互聯網金融監管四點意見中表示,監管要著眼于具體業態的發展狀況,具體來說,對于市場規模相對較大、主要風險基本暴露的業態,監管部門應當進行規范和引導。
例如,P2P網絡借貸平臺,要注重防范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,不能搞“資金池”,不能集擔保、借貸于一體,更不能非法集資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。對于眾籌融資等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的業態,可在堅持“底線思維”的基礎上,鼓勵對其業務模式繼續開展探索。
對傳統金融業務轉到線上開展的形態,劉士余表示,應當要求其嚴格遵守線下業務的監管規定。劉士余還建議,分類梳理互聯網金融各相關業態存在的問題和風險,增強監管政策和措施的針對性,根據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實際情況,定期進行政策評估和調整。
“現階段,在監管原則上,要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和發展,包容失誤,為行業發展預留一定空間?!弊鹬厥袌?、呵護創新是劉士余的另一條重要意見。
同時,劉士余還提出,要處理好行政監管和行業自律的關系,嚴守“底線思維”,堅決打擊違法犯罪活動。